大鸟伯德 vs. 魔术师(上)
(本文曾发表于《虹膜》电子杂志。)
文丨talich
对于球员和教练其实并无意义的事,对公众很有意义。拉里·伯德在白人中唤起了崇拜与追随者,魔术师在黑人中唤起了崇拜与追随者。这两群人之间有些敌意。拉里不喜欢这个。他不想成为白人的伟大希望。但他没有其他选择。
(资料图)
——凯尔特人主教练,K.C. Jones
1970年代末,NBA遇到了大麻烦。
在辉煌的凯尔特人王朝结束后,整个1970年代,NBA没有再出现王朝球队。十年八个不同的总冠军球队,如同走马灯一般,但每个队都鲜有可以拿来宣传的形象。球星依然如过江之鲫,但是「才华横溢的代价是缺少了球员的协作」(体育评论员Jack McCallum语)。
NBA当然不缺少天赋满满的球星。卡里姆·阿卜杜勒-贾巴尔,从1970年到1980年拿了五个常规赛MVP。1976年,NBA从刚并合并的ABA还获得了76人队的J博士,一位本应是史上最令人激动的球员。
但是,NBA的老板们却很犹豫:阿卜杜勒-贾巴尔?那个穆斯林,一个「在场上进攻防收都不思进取,等着球打到手上来的人」。J博士?「有气无力,膝盖酸软,极其无聊」的「懒人」。
卡里姆·阿卜杜勒-贾巴尔
这当然是借口。老板们犹豫的,是一个越来越充满了黑人球员的体育联赛,应该怎么去吸引球迷,去吸引赞助商。
1969年,NBA已经有六成球员是黑人,十年后,这个数字会升至75%。而球迷的比例则正好反过来。其实除了球员,NBA里的一切几乎都是白的,白人老板,教练,经理,球探,解说员,评论员……还有一个更糟糕的75%,这据说是NBA球员里吸食毒品的数量(当然在榄橄球里毒品与兴奋剂也一样是大问题,但在NBA这就是雪上加霜)。
除此之外,球场暴力等丑闻也屡屡出现,1977年的一场比赛中,火箭队的鲁迪·汤姆贾诺维奇差点命丧当场。虽然今天人们会怀旧地说现在的球员都太软了,想想当年球员有多铁血多硬汉,但其实有谁愿意在电视上让观众看命案直播?
对于NBA老板来说,放在他们面前的大问题是:这么多的黑人球员对于NBA是好事还是坏事?当球迷眼中的黑人球员都是「胡乱花钱,打球没有纪律」,怎么向白人球迷去推销一个黑人主宰的运动呢?
对于NBA的白人老板来说,答案是不可能。
很多赞助商直接跟NBA老板表示,自己不想和黑人球员沾边。J博士的费城76人队虽然战绩显赫,但是球场里就是坐不满。有过半的球迷表示白人观众不会买黑人球员的账。Ted Stepien在1980年买下了克里夫兰骑士队,为此他承诺球队需要白人,「我认为骑士队黑人太多了」。
和上座率相匹配的是收视率的一路下滑,在1979年,CBS的《Game of the Week》比头一年跌了27%,带来的是收入的下滑。1981年,23支队伍里有16支在亏钱,总上座率不到六成。
1981年的总决赛,六场比赛里有四场是录播的。那一年,拉里·伯德率领凯尔特人队六场战胜了火箭队,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总冠军。伯德虽然被严防死守,依然拿到了15分15板7助攻2抢断的数据。他在第一场最后凯尔特人84-87落后时,以无以轮比的反应高高跃起抢下自己投丢球的篮板,并顺势将球挑入篮框。整个过程一气呵成,是NBA史上数得上的「The Shot」之一。
拉里·伯德
忽然间,美国电视网意识到,NBA史上一定会青史留名的两名巨星,拉里·伯德和魔术师约翰逊,已经各自拿到了一枚总冠军戒指了:魔术师在头一年,已经和湖人队拿下了总冠军。
在传奇的第六场上,湖人队的当家球星阿卜杜勒-贾巴尔因伤缺阵,魔术师拿下42分15板7助3抢断一封盖的华丽数据,Jamaal Wilkes则拿到了生涯最高的37分,共同助湖人队拿下1972年以来的第一冠。
Jamaal Wilkes
夺冠以后,魔术师非常有风度地说打得这么好是为了阿卜杜勒-贾巴尔:「我知道你的脚踝在痛,但我想让你起来跳舞」。
而几大电视网却整整错失了两年的机会,没能把这两位极具魅力的巨星的表演转换为收视率和广告收入。
上期专栏已经讲了伯德对凯尔特人带来的改变。特别提到了,伯德对上座率的提升,不仅是对凯尔特人,也同时会让联盟其他队获益。伯德加盟凯尔特人的第一年,41场客场卖空了27场。
伯德的形象,完美契合了白人球迷想象中的白人巨星形象。这在80年代里根上台,美国社会保守主义回潮的时代尤其得到认同,就连他的穿着打扮,牛仔裤,T恤衫,棒球帽,也是「共和党的布衣」,而J博士和以赛亚·托马斯则是「穿皮衣的」(《波士顿环球报》)。
伯德也的确是一个标准的共和党人,他不相信福利社会,也不信任工会。当1988年劳资谈判陷入僵局,球员工会在考虑罢赛时,伯德和队友麦克海尔公开表示不支持罢赛。
现在,虽然不太情愿,一向低调的伯德已经成为了凯尔特人的伟大希望了,NBA则希望他成为整个联盟的伟大希望。因为他有一个伟大的对手,魔术师约翰逊。
在媒体看来,魔术师和伯德就是天生的一对。如果说伯德是传统蓝领白人的代表,魔术师就是民权运动后的新一代黑人的代表:长大于郊区的中产阶级家庭,在没有种族隔离的学校里上学,受过高等教育,是没有威胁的新黑人。伯德是保守派,魔术师则是进步派,伯德象征传统,魔术师则象征创新。
伯德天生内向,魔术师则性情开朗,从来不向媒体吝啬自己那亲和力十足的微笑,「从来不皱眉。人人都喜欢这样的人」(《纽约时报》)。伯德冷静不张扬,魔术师则激情四溢。两人在球场上也是相对的,一位是老派的全能前锋,一位则是视野开阔的控卫。
两人也恰好去了NBA天各一方的两支王朝球队,远在东北角的波士顿和西南角的洛杉矶。在整个80年代,凯尔特人都是NBA最白的球队,一共有过24名黑人球员,22名白人球员,而湖人队则有过40名黑人球员,15名白人球员。
所以,由黑人主教练K.C. Jones执掌的凯尔特人队,在媒体和球迷眼中,打得是「白人篮球」,慢节奏,讲究战术,一板一眼,脚踏实地;而由白人主教练帕特·莱利调教的湖人队打的则是「黑人篮球」,快节奏,讲究运动力,充满即兴发挥,令人眼花缭乱。
这所谓的「白人蓝球」与「黑人篮球」,其实是一种想象,一种媒体的叙事模式。
在这种叙事中,我们看到黑人球星都天赋过人,而白人球星则资质平平。所以黑人打球华丽,白人朴实,黑人打球是种享受,白人是种责任,黑人打球随性,白人严谨,黑人打球靠身体,白人靠脑子,黑人打球只顾为自己捞数据,白人则为全队着想,黑人打球不知道努力,白人则靠球商加拼搏才会成功。
说起来很讽刺,这个叙事逻辑,其实是很新的概念,以前的社会观念,其实是反过来的。
因为在二十世纪初,黑人在美国还被列成是劣等民族,黑人体育运动员被认为是身体条件天生不如白人,必须靠刻苦训练,才能和白人一争高下。
随着黑人体育明星的不断涌现,这个观念也开始受到冲击。在棒球上,Jackie Robinson历史性的突破改变了美国民众对当时的第一运动的看法。更愿意接受黑人球员的国家联盟因为这些优秀球手的进入,也在成绩上迅速赶上了美国联盟。
对于NBA,当比尔·拉赛尔和威尔特·张伯伦这两位前无古人的巨星进入NBA后,将按着老法子打球的白人球员彻底碾压,完全改变了NBA的面貌,也引入了一代新球员,带领NBA进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。在NFL里,也有了Jim Brown这样无可争议的黑人巨星。
Jim Brown
这就让人开始想,为什么现在职业体育中的黑人球员越来越多。
(待续)